
增材制造技术,也就是3D打印技术,最早能追溯到1983年。当时,美国的查尔斯·胡尔首次提出光固化成形技术,还成功做出了全球第一个增材制造部件。在这之后,又有很多相关工艺技术被不同的人提出。比如美国的Stratasys公司提出了熔融沉积成型技术,美国的Deckard提出激光选区烧结技术,德国科学家Dr.Wilhelm Meiners提出激光选区融化成形技术。增材制造技术因为加工特别精准,而且设计和制造能一体化,所以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杂志觉得它会和其他数字化生产模式一起,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。随着增材制造技术和现在的先进信息技术,像物联网、云计算这些不断融合发展,3D打印网络制造平台这种新的制造模式就出现了。

3D打印网络制造平台能把分散在各个地方的3D打印资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很大的虚拟资源库。再加上网络制造平台有高效的资源管理和调度办法,就能最大程度利用那些闲置的资源,还能让用户找服务花的成本降到最低。现在,国内外的科研院所和企业,都在对这个平台进行技术转化和应用推广。比如说,上海光韵达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,用先进的3D打印设备和专业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,把制造工程和医学结合起来。通过3D打印、医学、云服务平台这种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,给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医学3D打印服务,让传统的医疗器械产品朝着网络化、个性化的方向发展。还有比利时的Materialise公司,建立了3D打印云平台。用户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接口(API)的方式,连接到这家公司的3D打印云平台,实现3D打印的自动化操作。